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6000年前上海女性的耳飾——玉玦

這件玉玦是1974年在青浦崧澤遺址馬家濱文化地層中出土的,距今約6000年。直徑3.1厘米。光滑滋潤,用乳白偏黃色玉髓製作。環形,厚薄不勻,一側有一缺口,表面有磨製痕跡。圓環形是這種玉器的主要造型。一般先將玉材切割成坯後磨成圓餅形,再用管鑽加砂加水鑽出中孔,最後在一側橫剖出缺口。

    上海由考古發現的玉目前僅此一件,且並非出自墓葬,將其識作耳飾,是從其它早期出土資料作為依據的,台灣卑南遺址新石器時代古墓的人頭骨耳旁就對稱地放著玉。

    玉玦的使用方法也比較簡單,只要將耳朵下端輕拉變薄後嵌入玦的缺口即可。但也有不同意見。因為有人據有的玉在缺口對應處穿有小孔,於是認為的使用不排除由繩通過和耳垂的穿孔聯繫起來的形式。但一般認為,有小孔的玉時代多稍晚,小孔應該起到和其它飾物複式組合的功能。

    玦的歷史早在距今約8000年的內蒙古興隆窪文化中已有發現,而興隆窪文化是中國最早的用玉文化之一。玦的發展演變,至少可綿延至漢晉之間;有珠、球、管、片、方、圓等造型,也有像台灣卑南遺址的立人形等;玦上施以細刻、鏤空等多種琢玉工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