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喀什噶爾」-玉石之城

今天喀什地區自英吉沙縣以北、包括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廣大地域,兩漢以來的漢文史籍中,都稱之為西域「疏勒國」;從魏晉到宋代,「疏勒國」的地盤又要加上今莎車縣以南到皮山縣這片地方。疏勒國的首府,在西漢時被稱作「疏勒城」,也就是今日的喀什市。在古代的西域,這種一個城邦或地區性政權稱為一個「國」的現象,一直到明代還存在著,正如《明史·西域傳》所說:「地大者稱國,小者止稱地面」,形式上只同於我國內地王族受封的諸侯國,不能混同於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國家」這一概念;就像周代時的800諸侯、戰國時的七國一樣,都是中華民族所建中央政權之下的地方性政權。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今日的喀什在古代被稱作疏勒外,在我國其他地方還有好幾個叫疏勒的地名。這在新疆的地名中是比較少見的。

    如在今北疆奇台縣陽近就有一座古疏勒城,當地俗稱「石城子」。史載東漢戊校尉耿恭曾於公元75年在此城駐守,留下過「疏勒拜泉退匈奴」的千古佳話。再一座疏勒城,則在今甘肅省安西縣境內,古代亦稱之為「瓠轤城」,因位於當地的疏勒河畔而得名,以致使清代學者椿園認為「疑即疏勒國,古跡雖無可考,而猶呼其水曰『疏勒河』也。」這當然是不正確的。這會不會是古代的某一個部族,從河西走廊的東部逐漸向西、再往南遷徒的過程中,在自己居住過的主要地方留下的地名呢?這是一個很誘人的推測,但也是一個很困難的課題至少目前還無法回答。因此,疏勒這個地名,究竟源於何種語言,又是什麼意思,只好有待於今後的探索研究了。用「喀什噶爾」取代「疏勒」,—般認為是在我國宋、元以後,這是以漢文正史引用的時間為標準的。

    用「喀什」代稱「喀什噶爾」,是今天的一種簡化使用,殊不知恰恰是恢復了最初的叫法。公元644年,唐玄樊到此地時,曾明確記這裡為「袪沙國」。由於玄奘對西域地名往往附會為音讀相近的梵語(古印度語),沒能按照當地人的實際發音作準確譯寫,所以「祛沙」之稱未能引起人們注意而在漢文史籍中普及。在唐代的佛教經典《孔雀王咒經》中已有了「Khasa」一名的記載,僧加婆羅譯本中即寫作「迦捨」——這可以看作是「竭石」或「袪沙」的另一種譯寫法。說明佛教徒們對這裡地名的變化比官方的漢文史料注意的更早。不過,從唐代開始,官方還是注意到達一變化了。儘管唐朝仍按西漢舊稱命名這裡為「疏勒鎮」與「疏勒都督府」,封其都督為「疏勒王」,但在新、舊《唐書》中,都明確記載疏勒國「王居伽師城」;首府稱「伽師」(當然並不是今日的伽師縣,而是今日的喀什市),這顯然又是「竭石」、「迦捨」或「祛沙」這些譯寫方法的又一個補充。以上的幾種讀音,至今還可以在喀什市內找到遺響:在今日的喀什市內,構成市區基礎的最古老的居民區(現為市區四個街道辦事處之一),就被稱作「恰薩」,有時也寫作「恰斯」。

    請試讀一下這一系列名稱:竭石——迦捨——祛沙——伽師——恰斯——喀什,這之間的內部聯繫應該是一目瞭然的。這些稱呼都不過是今「喀什」一詞在不同時期的同音異譯。所以看來,從民國後把「喀什噶爾」簡稱為「喀什」,真是不自覺地恰好恢復了唐代之前對這裡的稱呼。「喀什」一詞,在突厥語彙中即「玉石」之意,這在《突厥語大辭典》第3卷208頁(現代維吾爾文版)—上就有明確記載。而詞尾的「噶爾」,則是古代塞種人語言中的「地區」、「邦國」之意(見季羨林《大唐西域記校注》)。塞種人是西漢張騫到疏勒之前,就曾定居在疏勒的古老土著民族之一,本世紀以來在喀什附近的巴楚一帶已出土一批古疏勒塞語文獻。

    因此,這裡地名中出現塞語毫不奇怪。當突厥部族潮水般地湧進西域後,以強有力的軍事力量為後盾,完全有可能使當地土語突厥化;但很可能使那些從上古時就生活在這裡、並主要操塞語的當地土著頗不甘心,在突厥語的「喀什」之後,再加上一個表現自己固有文化傳統的詞尾「噶爾」,也是很可以理解的。於是就出現了用兩種不同語言聯合構成的地名一一「喀什噶爾」,其含義被解釋為「玉石之國」或「玉石集中的地方」,也有說成是「玉城」或「玉市」的,總之不離「玉石」這一含義。

    不過,今日喀什市及其附近,多為平原綠洲,自古以來似乎少有產玉的記載,將「喀什噶爾」與突厥語的「玉石」聯繫到一起,該作何解釋呢?這裡,又有兩種說法,都有可取之處:其一,可以從古人的審美意識角度加以理解。在古代,幾乎所有民族都將玉石視為純潔吉祥之物,進而推崇為祭天敬神之器,以至於以飾玉為貴為榮。被世人公認的黃金紐帶——「絲綢之路」,在我國北方草原和中亞一帶,又有人稱之為「玉石之路」,可見古人是將中國絲綢和玉石等量齊觀的。另一方面,喀什噶爾自古美麗富饒,華貴如玉,上千年來一直是西域歷代邦國的政治、經濟中心,用「玉石」來命名,是出於推崇和熱愛。

    如果將「喀什噶爾」釋為「美玉般的地方」或「神聖富貴之地」,大約更精當些。其二,當突厥語的「喀什」之稱在這裡出現時,已是兩漢時代的莎車國在西域消失之後。莎車自東漢末年以後,就被疏勒國兼併,疏勒一躍而為西域的強國。疏勒雖不產玉,但莎車境內的密爾岱山內,自商周以來就以盛產青玉出名。今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國寶-大禹治水圖,所用玉石原料便出自此山中。除此之外,喀什所轄縣市還有葉城縣、塔什庫爾干縣、以及盛產大塊玉料的葉爾羌河。各路玉石集中在喀什城內當然就成了產玉重地,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把這裡稱為「玉石集中的地方」乃至「玉石之城」,也就不足為怪了。至於以上兩種解釋哪個更恰當些,且留待學者日後考證。

    下面再談談有關喀什噶爾這一名稱的種種歷史演變。在國外的許多關於我國西域的著作中,「喀什噶爾」一詞出現極其頻繁。需要注意的是,在那些著作中提到的喀什噶爾所屬的範圍,許多是包括今喀什市在內的整個天山以南地區,如俄人庫羅帕特金的《喀什噶爾》一書就是如此。所以清人椿園的《西域聞見錄》卷2中就說:「外藩人稱各地回子(按:即新疆各族穆斯林群眾),必曰喀什噶爾回子,則其地之表著可知矣:」喀什噶爾名稱之響亮,使得天山以南的少數民族去外國時.都願稱自己是喀什噶爾人,這就給外國人一種錯覺,以為喀什噶爾是天山以南的統稱。當然,我國清代就曾在喀什噶爾設過參贊大臣,總理天山以南八大城,又專門與帕米爾以西各地辦理涉外事務,於是,天山以南都叫「喀什噶爾」這個印象,對外國人就更其強烈了。這應該說是地名概念上的一些混亂。

    19世紀末期,國外史地學界,為了糾正這一錯誤,就把喀什城及附近地域明確恢復為「喀什噶爾」;而泛指天山以南地域時,則改用喀什噶爾一詞的變讀——「喀什噶利亞」。這一事實說明,喀什噶爾在天山以南有著多麼重要的影響和地位。還需要提及的是,用「喀什噶爾」取代「疏勒」之後,「疏勒」之稱並沒有因此消失。

    1828年(清道光八年),清政府為便於在喀什噶爾的治理,在舊城(今喀什市)東南lO公里處又建新城一座,作為清朝駐喀官署與滿漢軍民駐地;於是就有了喀什噶爾舊城(今喀什市,亦稱回城)與喀什噶爾新城(亦稱漢城,即今日的疏勒縣城)之別。喀什噶爾成了二城的統稱。

    1884年(清光緒十年)新疆建省後,喀什噶爾則又成為地區(當時稱「道」)的稱呼,喀什噶爾新城就沿用了漢代的舊稱,被定為疏勒直隸州(1902年又改為疏勒府);在政區地位上作為疏勒直隸州附屬之地的原喀什噶爾舊城,則改稱疏附縣。這樣,從喀什噶爾這一名稱就演化出喀什噶爾道、疏勒直隸州與疏附縣這樣三個地名。民國之後,疏勒才改為縣,與疏附縣並列,同屬於喀什噶爾道及以後的喀什行政公署、喀什專署等。

    1952年5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決定,以疏附縣城及近鄰為主設置喀什市,同疏勒、疏附二縣同屬喀什專區管轄。於是,原來的喀什噶爾這一概念,就演化出喀什專區(今稱地區)、喀什市、疏勒縣、疏附縣四個地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