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震後食源性甲型病毒性肝炎診斷及處理原則

1、流行病學特點:經口食入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而致病。致病食品為生食或半生食毛蚶等貝類、蟹、水果及蔬菜等。成人易感。
2、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25 d~30 d,最短15 d,最長50 d。主要症狀及體征:食慾下降、發熱、乏力、肝區不適或隱痛,可伴有噁心、嘔吐,繼發肝損害症狀(排出深色尿、灰白便),部分病例出現鞏膜及皮膚黃染等黃疸症狀。症狀輕者數周恢復,嚴重者則需數月。無症狀感染病例較常見,一般不轉為慢性和病原攜帶狀態。個別病人(尤其是老人)可出現肝衰竭。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三型。
1 急性肝炎:急性無黃疸型肝炎通常表現為近1周左右出現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發熱、乏力和納差、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肝臟腫大,伴有觸痛或叩痛,肝功能檢查谷丙轉氨?(ALT)明顯異常,血清抗HAV-IgM陽性或抗HAV-IgG雙份血清呈4倍升高。凡符合急性無黃疸型肝炎診斷條件,且血清膽紅素大於17μmol/L,尿膽紅素陽性,或臨床上有鞏膜、皮膚黃染並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黃疸者可確診為急性黃疸型肝炎。
2 瘀膽型肝炎:起病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但自覺症狀常較輕。肝功能檢查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同時伴鹼性磷酸?,γ-谷氨?轉??、膽固醇等明顯增高,ALT中度增高。黃疸表現為梗阻性黃疸持續3周以上,並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內外梗阻性黃疸。血清抗HAV-IgM陽性或抗HAV-IgG雙份血清呈4倍升高。
3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一般無既往肝病史,表現為急性起病,嚴重消化道症狀,並在起病後10天內迅速出現精神神經症狀(用Smith分類法出現Ⅱ°以上的肝性腦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肝臟迅速縮小。肝功能異常,數日內血清膽紅素大於171μmol/L,或每日昇高值大於17.1μmol/L,凝血?原活動度小於40%。血清抗HAV-IgM陽性或抗HAV-IgG雙份血清呈4倍升高。亞急性重型則表現為以急性肝炎起病,臨床上有極度乏力,嚴重食慾不振,黃疸迅速加深,出現腹水及出血傾向。肝臟進行性縮小。病程10 d以上,8周以內,出現意識障礙(以Smith分類法出現Ⅱ°以上的肝性腦病)。肝功能明顯異常,膽?分離,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膽固醇降低,凝血?原活動度小於40%。血清抗HAV-IgM陽性或抗HAV-IgG雙份血清呈4倍升高。
3、對患者的處理: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及時將患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急性肝炎食慾不振者,應進食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有明顯食慾下降或嘔吐者,可靜脈滴注10%葡萄糖液。
急性肝炎的早期應就地隔離治療。用藥要簡化,種類不宜太多,時間不宜太長。不主張常規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急性肝炎。重型肝炎應加強護理,預防和治療各種併發症。對病人、疑似病人的吐瀉物及污染的物品均應作消毒處理。消毒方法應根據不同的消毒對像採用煮沸、福爾馬林、強力戊二醛、有效氯以及紫外線等滅活病毒。保護易感人群。預防接種甲肝減毒活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對密切接觸者應進行醫學觀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