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傳世歷代書畫著錄

書畫的內容極為豐富,鑒定書畫更是難上加難,運用傳世著錄進行鑒定未嘗不是一個事半功倍的辦法。
    中國的書畫著錄書目,以梁代的《太清樓書畫目》和唐代的《貞觀公私畫史》最早,可惜前者早已失傳,惟唐代裴孝源的《貞觀公私畫史》流傳下來,被後人譽為「著錄之祖」。
    唐代以後,傳世的書畫著錄書目,無外乎以下三類:
    一是作者以著錄自己家的書畫藏品為主,兼顧曾經過目名跡。比較著名的有北宋米芾的《書史》和《畫史》、明人文征明的《停雲館帖》、清代孫承澤的《庚子消夏錄》、高士奇的《江村消夏錄》、大藏家安岐的《墨緣匯觀》、清末顧文彬的《過雲樓書畫記》、陸心源的《穰梨館過眼錄》、龐元濟的《虛齋名畫錄》、近人吳湖帆的《梅景書屋書畫目錄》、張伯駒的《叢碧書畫錄》以及張珩的《韞輝齋藏唐宋以來名畫集》(鄭振鐸撰)等。
    二是記述著者曾經過眼的書畫作品,如唐人裴孝源(初唐年間人,活動於唐太宗和唐高宗時期627—683)的《貞觀公私畫史》、北宋米芾的《寶章待訪錄》、元人周密的《雲煙過眼錄》、明人朱存理的《珊瑚木難》、都穆的《寓意編》、文嘉的《鈐山堂書畫記》、詹景鳳的《東圖玄覽》、張醜的《清河書畫舫》、清初顧復的《平生壯觀》、吳升的《大觀錄》、吳其貞的《書畫記》、繆曰藻的四卷本《寓意編》、吳榮光的《辛丑消夏記》等。
    第三種著錄是官方著錄,主要是宮廷收藏著錄,宋代的《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是我國第一部較為系統完整地記載宮廷書畫收藏的著錄,在中國書畫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書成於公元1119—1125年間,集錄了北宋內府所藏魏晉以來書畫名跡,其中《書譜》共二十卷,記錄了197名書家小傳和1240餘件作品名目。《畫譜》亦二十卷,記錄魏晉畫家231家,收錄作品6396件。該著錄刊行後,多有被人指責的地方,比如體例的斑駁漏略,記錄的明顯遺佚等,這都對以後的書畫研究帶來極大麻煩,較為明顯的幾個例子如下:所錄作品不計流傳順序與款識;赫赫巨跡《千里江山圖》的作者王希孟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及趙佶的作品亦無一錄入。
    宮廷收藏的著錄自北宋以降,南宋內府收藏卻無著錄存世,僅留下楊王休(1135—1200)在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所作的一個宮廷收藏賬目——《宋中興館閣儲藏圖畫記》。嗣後,元明兩朝均無著錄傳世,倒是清王朝於此貢獻卓著。他們的內府藏品著錄書籍比較系統完備,宮廷收藏記錄無遺,留下了幾部著名的著錄書目,彪炳畫史:《秘殿竹林》、《石渠寶笈》,以及這兩種著錄的續編等。近年來,隋人的《出師頌》、宋人張先的《十詠圖》、米芾的《研山銘》等清宮舊藏的順利競拍,大多靠的是著錄,尤其是《石渠寶笈》和《秘殿竹林》功不可沒。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