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梅杜薩之筏》作品賞析

《梅杜薩之筏》從畫面的構圖、光線、色彩到人物的動態表情以及豐富的想像力,都是無與倫比的。 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把事件展開在筏上僅存者發現天邊船影時的剎那景象,刻畫了遇難者的饑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畫面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開創了浪漫主義先河。
  很顯然,畫家在這一海難事件中,看到了與復辟年代法國革命所遭遇的相似景象,《梅杜薩之筏》不是一幅單純的「新聞」畫,它是畫家對現實的影射。這種浪漫主義,正如當時英國浪漫派詩人拜倫在他的一首敘事長詩《唐璜》中所描寫的驚濤駭浪的險境一樣,可謂是先進思想的藝術反射。
  在畫面上,船帆與木筏上的倖存者正好構成一個三角形,成為畫面的中心,向觀眾明白展現出木筏在海上飄蕩的情景。有的人已經死去,有的人奄奄一息,有的人抱著親人的屍體陷入沉思……而一堆振臂向前的人沖破了穩定的大三角形的束縛,又構成一個動盪、富於激情的三角形。他們一個推一個,直到最高處的人被高高舉起,揮舞著一塊紅巾。順著他們呼喊的方向,細心的讀者能夠在遠處的浪尖上發現一個細微的船影,與迫在眼前的死亡相比,它意味著生的希望。而畫家有意在背景上畫一風帆,逆風將木筏往後吹行,這就造成了遇難者嚮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風逐漸將木筏往後吹的現實造成對立的緊張氣氛。
  畫家用了18個月的時間來描繪這幅力作,以後又做了不斷的修改,當它第一次公開展出的時候已經到了1819年。展出時的轟動效果恐怕連作者本人也不曾料想到。盡管這一事件已經過去許久,但當人們站在畫作前,似乎又看到了洶湧的海浪,又看到了士兵們孤立無援的境況,畫面不是在四平八穩地敘述,而是通過匠心獨具的佈局和觸目驚心的描繪,強烈地刺激了觀賞者的情感。
  被稱為「浪漫主義雄獅」的歐仁·德拉克羅瓦在看過這幅作品後,像發了瘋一樣,徑直跑回自己的畫室,開始尋求同樣激動人心的創作方法。而波旁王朝的擁護者們則恨不得將此畫劈成碎片,以瀉心頭之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最終是國王路易十八出面,才使這幅名作免遭厄運,他將《梅杜薩之筏》捐贈給盧浮宮美術館,在那裡永久珍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