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富春山居圖》[傳世名畫] - 作品賞析

構圖和佈局
這件作品的不凡之處首先體現在構圖佈局的章法和技巧上。富春江南起建德梅城,經過桐廬到富陽,在杭州注入錢塘江,沿途時而群山夾峙、灘多水險,時而丘低山遠、江寬流緩。古人稱讚說“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面對百里山川,畫家並沒有刻板的照搬,也沒有意義羅列兩岸名勝古跡,而是則其要、刪其繁,“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隨著畫卷的展開,起首只見一座高崗,猶如文章的開門見山,繼而平坡沙渚、水波不興;再接層巒疊嶂,江水似乎不見但是有山澗溪流暗通消息,這一段山景是畫卷高潮做在,之後一路平緩,寂寥空闊,看去雖平淡,但是卻有著“無聲勝有聲”的筆法。使簡略的景物蘊含連綿不絕之意,結尾處有事一座山嶺陡立,與卷首呼應。整幅作品中,起伏的山形成自然的段落,水勢貫穿始終,景物疏密有致、起承轉合、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畫中峰巒疊翠、松石挺秀、雲山煙樹、沙汀村舍,畫中的峰巒曠野、叢林村舍、漁舟小橋,或雄渾蒼茫、或推潔飄逸,佈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都生動的展示了江南的優美風光,可謂景隨人遷,人隨景移,達到了步步可觀的藝術效果 。

筆法和墨色
雖然黃公望出於董源、巨然一派,但是《富春山居圖》用筆俐落,更簡約,更少概念化,因而也就更詳盡了表現了山水樹石的靈氣和神韻。畫中皴筆線條略長,平行交錯、亂而有序、條理清晰、線條疏鬆。筆法既有濕筆披麻皴,另施長短幹筆皴擦。用墨或擦或染,濃淡相間、幹濕有別,山水多以乾枯的線條描繪,樹葉用濃墨、濕墨,顯得山淡樹濃,在披峰之間還用了近似米點的筆法。濃淡迷蒙的橫點,逞足筆力、唯情是求。更為難得的是,畫家在為山水傳神的同時,並未脫離山川形質,將客觀物象是自然狀態表現得恰如其分。整卷作品幾經簡約、空靈疏秀、墨色清潤、揮灑自如,堪稱展示山水畫筆墨意蘊的佳作,被後人譽為“畫中之蘭亭”。

黃公望極其注意層次感,前山後水的關係改變了傳統屏風式的排列,而是由近而遠的自然消失。並不誇張虛境和實境的對比,而是在虛實之間,用微妙的過渡層次加以渲染。畫中的樹木儘管未做細緻的刻畫,但是不同樹木的質感和空間對比都表現的幾位充分,連座位點綴的草亭人物,也都描繪的生動嚴謹、筆力合適。畫面僅用水墨渲染,若明若暗的墨色,經過這位大師的巧妙處理,超越了隨類賦彩的傳統觀念,自然地籠罩在景物之上,化為一種明媚的氛圍,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令人產生親切之感,反映了黃公望對客觀外界和主觀感受的高度尊重。

這樣的山水畫,無論佈局、筆墨,還是以意使法的運用上,皆使觀者不能不歎為觀止。正如惲南田所說,"所作平沙禿峰為之,極蒼莽之致。"

清初畫家惲壽平在讚賞此圖時說,“凡數十峰,一封一狀,數百樹,藝樹一態,雄秀蒼茫,變化極矣”。這幅作品在元代文人中,的確是一幅從真善真水中提煉概括出來的傑作。

歷史和將來
此後的數百年間,歷代文人都珍視這幅畫。據記載,這幅被稱為精品中的精品的名作,轉手與不少收藏家之間,飽經滄桑,差一點被當成富人的殉葬品化為灰燼。從此,這幅圖卷就分成長短兩段。一段被稱做《剩山圖》,長約51.4釐米,另外一段稱做《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長636.9釐米。2010年3月14日上午的兩會新聞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在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講了一個故事:"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在杭州市),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溫總理的話,充滿了對兩岸"血濃於水"同胞情誼的深情寄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