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民間工藝—瓷器工藝—鈞瓷的特色和藝術成就

隋唐以來,我國瓷器發展的格局是「南青北白」;而宋朝瓷器,則是名窯輝映各操絕技,出現了百花爭艷的局面。鈞瓷以其獨特的風格受到人們重視,以最高的藝術水準入五大名窯行列。
    鈞釉的主要特徵是釉層豐厚,釉質瑩潤,釉色以紅紫為基調,釉紋深沉多變,釉面有明快的流動之感,飛壁流火,釉色慾滴,形如流雲,燦若晚霞.變幻莫測,這種奇妙現象稱為「窯變」。產生「窯變」的主要原因,是含銅的氧化物的釉在燒製過程中,隨著溫度的高低和氣氛的濃淡而呈現變化,變化無窮,從不重複。因此「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其著名色彩:紅有「海棠紅、胭脂紅、雞血紅、玫瑰紅、硃砂紅、火焰紅」,紫有「茄皮紫、葡萄紫、玫瑰紫,丁香紫、深紫」,以及「天青、天藍、月白、米黃,蔥翠青、鸚哥綠。梅子青」等。鈞紅釉的穩定燒成突破了青瓷單色釉的格調,青如藍天晶瑩潤澤.月白如美玉,深紅如成熟的海棠,紫紅如怒放的玫瑰,紅紫相映如光潤的瑪瑙,凝厚深沉含蓄耐看。   
    鈞瓷在釉的配方上改變了過去青瓷單純以鐵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的傳統,配入了銅、鐵、磷、錫等多種元素,並且分別配種,分層掛釉,加上獨特的燒造工藝(即火的藝術),使鈞瓷釉層結構變化複雜.釉層含蓄光潤猶如寶石,釉層裡的氣泡對光線有攪動作用,使釉中的流紋變幻無窮。完全是工匠們創造智慧的結晶。如果說唐代越窯青瓷「如冰似土」,那麼鉤紅釉的美麗則是巧奪天工。
    鈞瓷窯變基本色調是紅、藍、紫、灰、白。有的色帶光芒四射狀,有的色帶橫向或斜向浸漫,如同雲霧繚繞峰巒;有的色帶橫向流淌,猶如瀑布從山巔直瀉而下,這些色彩沒有任何人為痕跡,完全是「窯變」,自然形成一幅幅神奇的圖畫,或像太華千尋;或像江湖萬里;有如雲霧高山、星辰滿天、峽谷飛瀑、翠竹生煙、煙花怒放、杏雨江南、寒鴉歸林、絲路花雨、仙山瓊閣,波浪濤天;頗色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育白、白中有紅,相映交輝,變幻無窮。在紋路上,釉內有針尖般點點明星,有蟹爪般的裂紋,有婉蜒迂迴的蚯蚓走泥痕。這些被稱作珍珠點、魚籽紋、兔絲縷、冰裂紋、蚯蚓走泥紋等形成鈞瓷—大特色,宋代其他任何瓷窯都不能與此比美。
    唐代陶瓷藝術廣采博收,新鮮活潑,雍容華貴,充滿了異國情調。而鈞瓷則改變丁這一發展方向,在造型上端莊渾厚,古樸文雅,紋飾簡練,楞角優美,線條流暢,雕塑別緻,確有獨到之處。如出戟尊、敞口尊,鼓釘洗,各式花盆、盆奩,雞心碗、高足碗、帶把洗、三足爐以及瓶、盤等,質樸敦厚表現崇高的民族意識。
    宋代鈞瓷造型有強烈的仿古意味,尤其是仿三代青銅器,無論官窯民窯,都嚴格認真,製作規整,但不是亦步亦趨的簡單模仿,而是在藝術上法古創新,古拙高雅技藝驚人,注入了新的時代精神。鈞瓷幾乎沒有任何花紋裝飾,它的美體現在造型線條處理上,杜絕成型卜的輕薄花哨,追求端莊肅穆,宏大氣魄,顯示一種內在的含蓄美,具有千古耐看的時代魅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