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玉雕作品中繁與簡的共存

玉器是中國文明古國特有的文化,從古玉器到現代玉雕,經歷了幾千年的變化過程。從簡單玉石製成的勞作工具,到供欣賞、把玩的具有藝術感的玩飾件,代表王侯貴族身份的玉飾,再到現代尋常百姓的擁有,玉器富有的神秘傳奇色彩,讓越來越多的人崇尚。

    玉器的發展由簡單到複雜,每個時代的藝人都在總結、創新,不斷的進行藝術加工,形成了各種風格流派,近代玉器的造型創作,由南到北形成了兩大流派,南秀與北雄。無論是南方的玲瓏剔透,還是北方粗曠、雄偉的玉雕,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其美學上講究的點、線、面,疏與密,繁與簡的結合,在作品上都有完美的表現。

    一、認識玉料的特性

    玉石不同於其它的寶石,它富有迷人的光澤,質地堅硬細膩,成半透明狀。每種玉料都有其獨特的特質,玉質的「晶瑩剔透」之美,對玉雕創作者來說猶為珍愛。在我二十幾年琢製玉器生涯中,接觸了各種玉材,經常和大師、專家就玉器創作中的玉材「質地美」進行探討與研究,我以為簡練的器物造型顯示材料的質地美,是藝術構思首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環節,精細雕琢的飾品能體現雕琢的技法。 玲瓏剔透,這是人們形容玉石雕刻成品後的詞語。因為玉石材料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可以精雕細琢。 「漢、唐、清」代三個玉器的鼎盛時期風格,在很多資料圖片和實物中,可以看出「漢、唐」由於工藝的局限,玉器的造型簡潔而圓潤,圖案勾切精美,而清代玉器雕工精細、穿枝過梗、衣帶翻飛顯示了玉雕技法的成熟。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玉石的「堅硬質脆、晶瑩剔透、色澤潤美」特質越來越深刻的瞭解,追求原石的質地美重新引起人們的渴望。因此 ,在我們的創作設計中,如何發揮玉雕精雕細刻的技法,避免繁瑣的弊病,就成為一個值得探討與重視的問題。

    二、玉料的特性對設計的影響

    一件好的玉雕作品,應根據玉石的料質因材施藝,確定造型、題材與雕刻的處理手法。複雜的主題固然能發揮玉石耐精雕的特長,但簡也可以表現特玉石的自然質地。繁要以簡相襯,才愈增其茂;簡如以繁相托則愈覺其精。繁與簡,如同其他許多相關聯的技法概念一樣,是對立、統一的。沒有繁就無所謂簡,沒有簡也就無所謂繁。

    在我創製的玉雕作品中,以和田白玉居多。和田白玉的質地細 、柔和富有羊脂般的瓷性光澤。怎樣來表現玉石的耐雕性和質地美,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但完美的玉料是少之以少。一件工藝品,一眼看去最引人注意的往往是材質的美,這種美是直覺的,然後是工藝品的造型和題材。繁瑣的內容,複雜的加工工藝,可以使作品表現得非常精細,但加工過度精細,也會走向反面,破壞材質的美。一件好作品的設計,可借鑒中國畫繪畫的章法,即密不通風,疏能跑馬。如我製作的白玉《五樂昇平》雙圓鏈瓶,以工整的雙瓶以主體,五子繞瓶弄樂吹蕭,簡練端莊圓澗的素瓶,利用俏石製作的孩童、飾物刻劃精巧細緻,整件造型優美,構圖疏密得當,在香港珠寶拍賣會受到追捧。

    對和田玉的藝術加工,我以為保持它的質地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和田玉的質地細膩,含油脂而不透水,色彩白不清浮,拋光出來的大面光澤十分柔順、溫和,讓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所以保持一定的大面是必須的。但只注重質地美,而不加以藝術的創作加工,那玉石只不過是一塊美玉,它並不是一件藝術品。因此,藝術加工是必須的,精巧的構思是完美作品的必需。

    三、繁與簡在作品上運用

    和田仔玉體積大的並不多,中與小的居多。那怎樣利用原料的耐雕刻性來塑型呢?在玉雕設計創作上,常常利用原材料的厚度來考慮造型,即用複雜的工藝手法琢製鏈條掛件,活動的鏈條提拉起來,既充分地利用了厚度,又使原來不大的外形得到有效的增大。大造型在原材料上得到新的突破,大的飛躍。

    鏈條能成功地塑造外形,精雕的裝飾是必需的。如:鏈條掛件上的提頭,主體旁的裝飾物龍頭、獸頭、花卉等等。這些飾物可雕琢得細緻、玲瓏富有動感。大面是能穩定主體,表現玉的質地美,動態的線條美,會使作品形神兼備。

    藝術創作的特點是,靜中有動,繁中有簡,疏中有密。玉器的創作也不例外,遵循藝術創作的特點,才是作品成功的條件。白玉作品中,鏈條、裝飾物的工藝複雜,琢製的精細和主體大面中表現出的材質美的完美結合,充分體現了繁與簡的共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