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從「玉文化」探究「玉的價值」

俗話說的好「黃金有價,美玉無價」 。
    那麼究竟為什麼玉的價格會這麼高呢?
    細究根源,一件玉器的價值體現,不單是需要人們花費大量的精力去雕琢它所耗費精湛的工藝和得天獨厚的天然價值,更主要的是所體現的文化底蘊,單就「文化」一詞而言,文化是一種精神之源,是人類經過漫長的歲月漸漸形成的一種意識形態,是一種無形的財富;對於一種潛藏的文化內涵,僅用物質本身是無法衡量其價值的,如果沒有這層文化價值的存在,玉就跟其它的奇石沒有多大的區別。
   「玉」經過數千年的繼承和發展,從史前的古樸、雅拙到秦漢的雄渾豪放,再發展到明清的玲瓏剔透、博大精深,經歷了一個由「物-神-人-物」的發展歷程,是不同時代、不同思想觀念下的不同產物,長期以來,相輔相乘,取長補短,最終百川歸流,匯在一起,共同構成七千多年的中華「玉文化」,具體表現在一下幾方面:
    一.玉具有避邪驅鬼的功效,是吉祥福康的象徵,被人們視為神靈之物。
    玉的神秘是古已有之的。遠古人類即有石崇拜,認為石是神靈之物,尤其是作為石之美者的「玉」,其「硬、美、潤」一直為人稱頌。利用玉本身固有的許多特點,人為地為它罩上種種神聖的光環,把玉奉為萬物主宰、天地之精。從古至今有關玉的說法日益神奇,充滿了濃郁的神奇、隱秘色彩。
    漢時人們為祈求屍體不朽而製造的葬玉,有玉衣、丸竅塞、玉琀和握玉四種。玉衣因死者身份、官銜高低有別,又有金、銀、銅鏤之分。九竅塞是填塞或遮蓋死者的耳、目、鼻、肛門和生殖器九個竅孔之用的,目的是防止人體內的"精氣"由九竅逸出,以達屍骨不腐。
    隨著民間對玉的使用漸漸的普及開來,玉作為一種吉祥,福康,財富的象徵,經過幾千年的言傳作為一種宗教信仰,被人們保留下來,至今人們仍視玉是一種驅鬼避邪帶來好運的神物,作為一種飾品佩戴於身。
    二.玉,權利,地位,財富的象徵。
    在我國,「玉」早期只是皇家貴族士大夫們獨家擁有的專屬品,「玉」象徵著權貴,是高貴的化身,而作為一般的貧民對玉的使用只是一種無法實現的奢望罷了。
    據史料記載,東周王室和各路諸侯,都把玉當作自己的化身。他們佩掛玉飾,以標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每一為士大夫,從頭到腳,都有一系列的玉珮飾,尤其腰下的玉珮系列更加複雜化。所以當時佩玉特別發達。      
    在春秋戰國時期,玉大量輸入中原,王室諸侯競相使用玉,此時儒生們把禮學與玉結合起來研究,用玉來體現禮學思想,以儒家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等傳統觀念,比附玉物理化學性能上的各種特點,隨之"君子比德於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學說應運而生。"抽繹玉之屬性,賦以哲學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賦以爵位等級而政治化。"是當時禮學與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論概括。這是中國玉雕藝術經久不衰的理論依據,是中國人七千年愛玉風尚的精神支柱。
    三.玉,人的品質,氣節,美的化身。
    從古至今,人們常將玉的細膩,潔淨無瑕的物理化學特性來比喻人們做人的高尚的品德,氣節和年輕美貌的女子的「貌」。因此一些反映人德與質,氣節,美的詞語便應運而生,成為佳句,並一直沿用至今。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意思是: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不願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寧願保持高尚的氣節死去,而不願屈辱地活著),「婷婷玉立」(形容女子秀美的外表,婀娜多姿的身材),「冰清玉潔」(像玉那樣清潔,像冰那樣像冰那樣清明,比喻操行清白)等等。
    其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誕生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我國南北朝時東魏的孝靜帝被迫將帝位讓給丞相高洋,高洋為了斬草除根,將把東魏宗室近親全部處死,連嬰兒也無一倖免。東魏宗室的遠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麼時候高洋的屠刀會砍到他們頭上,於是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准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他氣憤地說:「怎麼能用拋棄本宗、改為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不願做陶器得保全。我寧願死而保持氣節,不願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後來元景安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話報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並將他處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賜他姓高,並且升了官。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作為傳世佳句被保留下來。
    從古人開始使用玉到現代,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發展史,經過這數千年的人們對玉的崇拜,玉所包含的深意經人們代代相傳並不斷的完善,逐漸形成一種思想理念,並且根深蒂固,而在這種思想理念產生的同時也孕育出了玉的特有文化即「玉文化」,玉文化的產生為玉蒙上了一層神聖而神秘的面紗,因此在看玉的價值時,應結合玉數千年來所形成的文化去看它的價值。
返回列表